<dl id="3mhpl"><font id="3mhpl"><td id="3mhpl"></td></font></dl>

  1. <output id="3mhpl"></output>
    <output id="3mhpl"></output>
    <output id="3mhpl"><bdo id="3mhpl"></bdo></output>
  2. <dl id="3mhpl"></dl>

    <dl id="3mhpl"></dl>

        <dl id="3mhpl"></dl>

          <dl id="3mhpl"><font id="3mhpl"></font></dl>

        1.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English
          設備展示SUPPLY
          站內搜索SEARCH
          評論及回復COMMENT

          人民日報:中國重汽:奔騰跨越十年間

          2013-8-15 9:57:37重卡福安達 福安達 【字體:  評論:0

           

          中國重汽:奔騰跨越十年間

          《人民日報》記者 劉成友

          2011070904 版) 從年產3800輛,到年產19.5萬輛,短短10年,50倍的增長,對于龐大的重型卡車制造,對于一個企業,可謂是一個奇跡。

          這個奇跡,是由中國重汽集團創造的。自2006年開始,重汽集團已連續5年穩坐中國重卡產銷量第一把交椅。

          創新,變產品優勢為市場勝勢

          10年前,中國重汽重組時,手中的專利數量為零。10年后,重汽已獲授權專利1300多項,成為全國汽車行業專利最多的企業。

           只有在關鍵技術上堅持自主創新,在產品上堅持自主品牌,才能確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企業才能可持續發展。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馬純濟說。

          用市場換技術的模式,讓中國制造業長期受制于人。重卡行業花17億元巨資引進的斯太爾車型,幾十年間國內竟然沒人敢動一個零件。重汽集團也為此飽受困擾。發動機是重卡的心臟,重汽從最大的挑戰入手,開始自主創。

          2006年元旦,中國重汽第一臺發動機下線,僅用一年,就憑借卓越的品質、優越的性能和低油耗,站穩了市場。其自主研發的電控EGR國Ⅲ排放發動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使國外同樣技術的發動機在中國大幅降價。目前,重汽發動機年產能超過20萬臺。

          關鍵總成核心研發水平的不斷提高,使重汽多項指標行業領先。重汽研制成功了AMT手自一體變速箱,成為國內唯一批量生產手自一體變速箱的重卡企業;在國內重卡行業首家開發并批量生產出前橋盤式制動器、膜片離合器,打破了外國的長期壟斷。

          濟南南部郊區黨家莊,世界單體產能最大的重卡廠區,每5分鐘就有一輛重卡從這里開出。重汽濟南卡車公司黨委副書記李忠清介紹,僅重汽推出的豪沃A7這款車型,就采用了130多項最新專利技術。目前,這款車每個月銷量都在1000輛以上。

          在中國,每5輛水泥攪拌車中,就有3輛產自重汽。為此,曾經稱霸中國市場的外國品牌不得不悄然退市。

          近幾年,中國重汽先后投入近百億元,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和技術提升,企業整體研發設計能力和關鍵工藝裝備國內領先。2009年,重汽集團被科技部批準成立中國汽車行業唯一一家國家重型汽車工程技術中心。

          從重組前僅有的78個車型,到目前可以生產9大系列2700多個車型,重汽集團以強大的核心競爭力贏得了市場。2009101日,重汽集團的豪沃重卡亮相天安門閱兵現場,接受了國家領導人和全國人民的檢閱。

           真轉真調,由大變強

          在轉方式、調結構的大背景下,中國重汽從企業規劃目標到制度保障,從考核指標到運行機制,從產業布局到發展方式,追求真轉真調,實現企業由大變強,引領著社會進步的方向。

          隸屬于重汽的濟南復強動力有限公司,一臺臺經過再制造的發動機,源源不斷投入使用。據介紹,截至去年底,復強公司再制造產品的舊件利用率已由6年前的60%提高到84%,遠遠高于72.3%的國際平均水平。公司累計生產再制造發動機3萬余臺,與舊機回爐相比,實現節能9104.4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590余噸,利用廢舊金屬1.5萬噸,推動了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的發展,體現了一個國有大型企業的社會責任。

          2009年,重汽集團又適時推出重卡輕量化配置,去年又引入輕量化系統工程,不僅保持了產品的穩定可靠,也提升了整車技術水平。采用輕量化,豪沃牽引車自重減輕了1噸多。按照一輛重卡一年行駛20萬公里、每公里平均運價0.3元計算,一輛輕量化重卡一年可比載重量相同的普通車增加收入四五萬元。

          中國重汽總經理蔡東說,重汽的發展要靠專業。在轉方式、調結構上,他們已經體現出足夠的專業。

          精益化管理,深入中國重汽的每一個角落。運用這一理念,各生產單位累計調整生產線57條,使生產節拍大幅縮短,部分工序生產效率提高了一半。

          中國重汽商用車公司全長450米的重卡總裝線上,每隔6分鐘,就有一輛重卡駛下生產線。而這些下線的新車,幾乎沒有一輛是重樣的。原來是計劃裝車,現在是100%‘訂單裝車;原來是銷售生產出來的車,現在是生產已經銷售了的商品車。我們最高紀錄是同時裝配27種車。公司負責人自豪地說。

          在中國重汽,從接收訂單、確認訂金、安排生產、零部件配送、車輛組裝,到送車、回款、交車,再到售后服務、維修、配件供應等,全部要經過該公司自主研發的一線通信息化處理網絡系統。有了一線通,公司每年可節約費用20億元。

          邁向國際化的三大步

          來自中國重汽的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重汽出口重卡過萬輛,較上年同期實現翻番,預計今年出口重型汽車將達2萬輛,繼續保持全國重卡行業出口第一名。

          就在8年前,中國重汽整車出口還只有40輛。當企業提出用3年時間出口量達到4000輛的目標時,有人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中國重汽還是堅定不移地走了出去。2005年即實現整車出口4920輛,提前17個月實現既定目標;到2007年,已實現整車出口1.5萬輛。

          2006年初,中國重汽將企業四大戰略的順序作了調整,國際化戰略從原來的四大戰略之末躍升至首位。這種改變體現了中國重汽經營思路的重大調整。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企業只有參與國際競爭,發展國際合作,才能看到差距,學到別人的長處,在合作中提高,在競爭中發展。馬純濟如此闡述實施國際化戰略的初衷。

          中國重汽集團的國際化以2007年在香港上市為標志驟然提速,它也成為當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制造業最大紅籌股。重汽一舉募得近百億元港幣資金,真正融入國際資本市場?,F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讓中國重汽從傳統國有企業成長為國際化企業。

          2009年中國重汽與德國曼公司戰略合作,兩次融資收入達150億元。通過與德國合作引進了先進的TGA整車及歐Ⅲ、歐Ⅳ、歐Ⅴ排放標準的3種型號發動機制造技術。馬純濟認為,與德國曼公司合作,為重汽搭建了國際化平臺,核心技術水平也大幅提高。

          這項合作,也開創了中國汽車企業對外合作的新模式。中國重汽控股51%,曼公司控股25%+1股,打破了股權結構5050的合作慣例,實現了絕對控股。同時,通過外方參與管理,可以引進先進的科學管理制度和方法。

          當中國一些企業還處在國際分工的下游甚至只是為別人打工時,中國重汽已經步入引進國際配套的階段。目前,貝洱、采埃夫、福士、威伯科、大陸集團等著名國際配套廠商相繼在濟南建廠,成為重汽集團的供應商,為重汽提供貼身服務。國際化視野,中國第一、世界前三的實力,讓中國重汽在世界舞臺上闊步前行。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網友評論
          發表評論
          Powered by zqpj.Com © 2006-2013 | 重汽配件網 | 汽配行情 | 汽配論壇 | 加入收藏 | 網站管理 | 頁面執行時間0.0781秒 查詢數據庫14次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_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_成年黄网站免费大全毛片_福利一区在线